防堵腸病毒 親師合作
親愛的爹地媽咪 :
腸病毒於內湖區擴大流行中,小綠荳將加強預防期,但腸病毒無孔不入,成人抵抗能力較強,有時會把病菌傳給孩子,爹地媽咪也要小心預防才是,但爸媽也無需太恐慌,大部分腸病毒像感冒一樣,按時就醫服藥,多休息,便可康復!!
相關資訊
最近正當季節變換的季節,天氣時而酷熱而時濕冷,許多人一個不小心就感冒上身,臺北縣衛生局特別提醒家中有學童的家長們,雖然近日來因天氣濕冷,導致腸病毒感染通報數有較去年偏低的情況,但因為腸病毒好發的5-6月與9-10月兩個高峰期即將到來,家長除了要留意天氣變換,為小朋友準備適當的衣著外,對於腸病毒的防範措施也千萬別忽略了! 目前發現的腸病毒約有60餘型,且大多數的型別都還沒有預防疫苗可供施打,感染後也沒有特效藥,所以為了孩童的健康與有效防治腸病毒,當家中小孩疑似感染腸病毒時,除了應主動告知校方外,也應該讓小孩與其他學童適度隔離,並盡快就醫,衛生局並呼籲醫師們,對於疑似腸病毒的患者,應該要提高警覺,把握最佳的治療黃金時機。 為了增強小朋友的抵抗力,衛生局提醒,家長應該盡量讓小孩子均衡健康飲食,養成規律的運動與睡眠習慣,藉以提高小朋友的免疫力,尤其需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除了勤洗手之外,接觸幼童的照顧者在接觸前後,也別忘了洗手,以杜絕不必要的細菌感染。
腸病毒病童的照護原則
雖然勤洗手、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感染的方法,但萬一不幸感染時,若能掌握黃金就醫時機,腸病毒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可怕的。更何況在台灣,腸病毒的疫情通常是感染腸病毒71型所引起的,在嚴重病例出現併發症前,其實是有些表徵可尋的,因此。建議民眾家中若是有腸病毒的病童時,千萬要謹記下列的照護原則,以免病情惡化、延誤治療時機:
1. 病童有持續發燒、持續嘔吐、活動力降低、全身無力、煩燥不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現象時,是為即將衍生併發症的警訊。2. 病童若出現不尋常的嗜睡、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時,則應儘速就醫。3. 對於感染腸病毒的病童,必須讓他充分休息而少運動,因為過度的活動可能會增加病毒在體內擴散的機會。4. 注意病童的水份補充,因為口腔有潰瘍的病童常因無法進食而導致脫水,只要小孩喜歡喝,原則上白開水、飲料都可以。5. 萬一病童真的無法補充水份,導致尿量減少、沒有眼淚、口腔黏膜乾燥等脫水現象時,必須帶小孩去醫院打點滴以補充水分。
家中真的有腸病毒的病患的時,民眾也勿需過於慌張,除遵照醫師指示接受正確診療外,照護上也應該建立下列觀念與原則:
利用家庭用漂白水,經稀釋後做為居家環境消毒使用。2. 注意水分的補充,盡可能讓病患休息,不要上學上課以免再傳染給他人。3. 孕婦、新生兒及小孩最好不要與病患接觸。4. 照顧病患的前後,都應該正確地洗手,減少接觸感染的機會。5. 若病患出現不尋常的反應與徵兆時,一定要迅速就醫,避免影響病情 97.10.24
親愛的綠荳爹地媽咪:
腸病毒的流行,讓人無法掌握,只能盡所有的力量去預防與防堵,孩子所接觸的人、事、物與環境和衛生習慣,真的非常重要,加上學齡前的孩子正是抵抗力較弱,所以老師、園所與家長們都應該非常小心謹慎!大家有一定的共識,也才能真正保護到每一個孩子!
小綠荳提高防疫動作
1. 加強幼生確實洗手與洗手步驟的正確性
2. 園所環境早晚的環境消毒
3. 各班每日的消毒工作
4. 毎周一 三 五 玩具日光浴,陽光殺菌
5. 毎日飲用養生茶,提高免疫力
6. 全園各環境空氣清淨機,全天使用
7. 晨間到校,確實測量幼生體溫
8. 晨間到校觀察幼生有無身體異狀
9. 如有體溫較高幼生,協助降溫,通知家長帶回看醫生
10. 如一般感冒或有感冒症狀,提供口罩並通知家長
11. 校園出入,雙手消毒
12. 幼生與員工全面帶口罩,降低口沫傳染的機會
13. 家長接幼生,消毒後才可接幼生
14. 訪客進入校園,需進行消毒與戴口罩
家長請配合事項
1. 進入園所,接送幼生請配合消毒
2. 如家人與孩子有進出醫療診所,請佩戴口罩,避免交互感染
3. 大人尚未清潔消毒,請勿與孩子做親密動作,避免口沫傳染
4. 出入公共場所,如人潮較多處也請佩戴口罩
5. 洗手動作,除了孩子,家長們也要確實做好,才能預防
6. 可多讓孩子飲用優酪乳,提高腸胃免疫
7. 生病的寶貝,就不外出,抵抗力弱時,很容易交互感染
8. 讓孩子睡眠充足,抵抗力才會強
9. 在家中隨時注意孩子的體溫
以上的防護動作,不僅是預防腸病毒,也可預防流感,與一般感冒狀況,唯有親師的密切合作,才能真正照顧每個孩子,照顧好自己的寶貝,也是照顧他人的寶貝,大家一起來!!加油!加油!!
- Oct 17 Wed 2012 19:04
照顧好自己的寶貝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