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絲路4千年 「樓蘭美女」來台“樓蘭美女”復原圖 清秀的娥眉,深邃凹陷的雙眼,薄唇輕抿,俊美而憂鬱。 4月10日,又一幅樓蘭美女的形象,在素有“古人復原大師”之稱的趙成文教授筆下,穿越遠古的隧道展現在人們面前。 這是中國刑警學院首席教授趙成文教授還原的第15具古人形象。 北京邂逅“樓蘭美女” 2005年4月4日,趙成文教授赴北京辦案,在北京從《樓蘭千年的傳奇和千年的謎》一書作者之一梁越手中,得到有關樓蘭美女的圖片資料。該資料上的“樓蘭美女”是舉世聞名的鐵板河女屍木乃伊,人稱“樓蘭美女”。 曾在2004年4月復原了一個“樓蘭美少女”的趙教授,在拿到圖片時非常激動,返回瀋陽後,他立即帶領助手投入研究。 “樓蘭美女”俊美憂鬱 據趙教授介紹,他首先將樓蘭美女的顱骨X光片掃描進電腦,然後根據繪畫中的“三庭五眼”理論,用4橫5縱的9條直線確定五官位置和大小。 之後,參考出土時為樓蘭美女屍體拍攝的照片,以及相關資料,將相關資訊輸入趙成文教授自己研製的“警星cck-3型人像模擬組合系統”內,再按照人體解剖學和人類學原理,從這個系統的部件庫中尋找與樓蘭美女顱骨相匹配的五官部件。然後再運用美術、醫學等知識進行製作。 此次還原中,趙教授非常注重形象寫性:年齡35歲左右,是一個成熟的女人,眼睛深凹且有神,大眼睛,高鼻梁,鼻尖而翹,薄薄的紅唇,下頦較尖,顴骨略高。 並把氈帽改成白色羊絨帽,帽上插有3根雁翎,頭髮棕紅色,並增加了長度,身著粗線混紡上衣,側身姿勢,略左側,與右側頭髮呼應。 構圖形成後大家發現,這是一個十分俊美,卻帶有著濃重憂鬱氣質的中年美女。 據了解,趙成文教授下一步準備再次赴新疆考察,將借助一名守疆有功將軍的木乃伊來複製其形象。 之後他將已復原過的古人相關資訊整理出版一本古屍復原的專著。 “樓蘭美女”: 是迄今為止新疆出土古屍最早的一具,距今約有三千八百年的歷史。科學測定該女子死時為四十五歲左右,生前身高1.57米,現重10.1千克,血型為O型, 出土時她仰臥在一座典型風蝕沙質土台中,墓穴頂部覆蓋樹枝、蘆葦、側置羊角、草簍等。古屍身著粗質毛織物和羊皮,足蹬粗線縫製的毛皮靴。 發長一尺有餘,呈黃棕色,卷壓在尖頂氈帽內,帽插數支翎,膚色紅褐色富有彈性,眼大窩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翹,具有鮮明的歐羅巴人種特徵。(華商晨報/金祈 陳楓) 引用網址:http://big5.huaxia.com/wh/kgfx/2005/00307512.html中央社記者吳素柔臺北二十三日電)繼米勒畫展造成熱潮後﹐國立歷史博物館十二月六日起舉辦「絲路傳奇--新疆文物大展」﹐展出一百五十件考古出土文物﹐其中距今三千八百年的「樓蘭美女」為保存完整的東方木乃伊﹐首次登臺展出﹐民眾可要把握機會。「新疆文物大展」由歷史博物館和中時媒體集團主辦﹐經過九年籌備﹐終于敲定將于十二月六日至明年三月十五日展出﹐展品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博物館和考古所提供。歷 史博物館館長黃永川和中時媒體集團中時報系發行人林聖芬今天下午舉行簽約儀式。黃永川說﹐新疆考古出土文物曾應邀赴日本展出三次﹐參觀人次超過百萬﹔不過 ﹐日本展出後﹐「樓蘭美女」因濕度問題出現霉點﹐新疆相關單位後來對借展非常謹慎﹐這次是經過再三保證﹐才獲得同意展出。黃永川說﹐「絲綢之路」是連結亞洲和地中海地區的東西貿易通道﹐在中西文化交流文明史佔有重要一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居絲路要沖﹐因氣候干燥﹑地理環境特殊﹐考古出土很多保存完好的古物﹐對研究絲路貿易﹑交通﹑異族文明﹑中西文化交流有重要學術價值。這次的展出內容分為「絲路之美」﹑「絲路跡痕」﹑「絲路之奇」﹑「絲路古國」和「絲路之神的奧秘」五大類﹐包括「樓蘭美女」﹑先秦金器﹑漢晉織品﹑魏晉壁畫﹑唐代絹畫等千年古物。「樓 蘭美女」距今約三千八百年﹐是當前在新疆出土保存最為完整的東方木乃伊﹐年齡四十余歲﹐身高一百五十余公分﹐因干燥之故﹐體重只剩十公斤左右﹔鼻高眼深﹑ 栗色直發的「樓蘭美女」﹐科學測定為歐羅巴人種。另一具展出的木乃伊是魏晉時期的「小河寶寶」﹐為三個月大的小嬰孩。此外﹐漢晉時期的「營盤主人服飾」也受矚目﹐營盤地區出土的男子服飾為西方制造的細毛織物精品﹐具古希臘風格﹐麻制人面形面具表面涂白﹐額上抹金﹐眉眼具備﹐如同瞑目入睡﹐推測可能是當時西域墨山國貴族。「彩繪騎馬仕女俑」則是騎紅馬出游的唐代仕女﹐女俑膚白脣紅﹐戴垂紗帷帽﹐這種北方民族用于防風的帽子﹐卻是中原貴族女子出游的時尚裝束。歷史博物館表示﹐為加強文化交流及兩岸良性交互﹐特別推出新疆文物大展﹐配合相關史料﹐以系統化的整理呈現﹐希望讓民眾對古絲路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 Aug 16 Tue 2011 20:49
穿梭絲路4千年 「樓蘭美女」來台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